设计教育:深受道家思想影响的中国建筑

非常设计师网网友2014-12-24 16:58:52

声明:本文由非常设计师网网友上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设计师网:010-85871002
  道教是道家思想的发展。道教成型的年代正是园林开始出现的公元5世纪,因此,道家传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园林的布局。
  1、儒家的“中和”、“中正”之美与道家的“自然”之美   出于尊崇,中国常将地位最高的建筑放在正中,其它建筑环绕在两侧。因此,中国传统建筑中大多有清楚的南北中轴线、整齐的东西对称,形成了“中正”之美。   像四合院把父母的卧室放在中间一样,出于尊崇,中国常将地位最高的建筑放在正中,其他建筑环绕在两侧。这就形成了中国传统建筑中大多遵循的一种结构:清楚的南北中轴线、整齐的东西对称。

俯视故宫

  与强调社会群体间的关系相应,儒家形成了对“中正”、“中和”之美的追求,这种美学观含有浓厚的道德价值判断因素。例如,故宫里的地名,通常有“仁”、“和”、“中”、“安”等字,如天安门、太和殿等,这些字代表着中国儒家思想的理念。   宫府体现儒家的思想意识,追求对称、整齐与秩序;   园林体现道家的思想意识,追求变化、生动与自然。   而中国的园林则与讲究“中正”的民居、宫府完全不同,显示出对变化、生动、自然的追求。尤其是江南园林,正是在努力避免对称、整齐与秩序。这是因为前者体现的是儒家的思想意识,而后者产生在道家思想的影响力日益上升的时期,表现出道家逍遥自由、无为顺应的追求。

拙政园 留园

  2、园林产生的道家文化背景   道家思想更重视个体的生命价值,与重视人的群体价值的儒家文化互补。在魏晋(公元220-公元420)时期得到了长足发展,形成了中国儒道互补的文化格局。   道家思想与儒家几乎同时产生,但它更重视个体的生命价值,这与重视人的群体价值的儒家文化互补,在中国也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汉(公元前202-公元220)末的战乱与瘟疫,让中国的知识分子们更多地思考生命的意义等终极问题。国家法纪的混乱,大大削弱了儒家道德的约束力,张扬个体生命价值的道家思想的影响力不断增加。晋代(公元266-公元420),道家思想对儒家思想形成了强有力的竞争与挑战。   西晋(公元266-公元316)末年,大批贵族为躲避入侵者南渡长江,江南逐渐成为文化中心。士大夫们为了回避官场倾轧,开始流连于江南秀美的山水之中。就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山水诗,和要把山水纳入庭院中的私家园林。   园林是一种集居住与观赏为一体的建筑。它的产生,从一开始就源自道家的出世思想。以模拟自然意境为目的,所以江南园林非常注重分割和布局,富有浓郁的艺术气息。   私家园林是一种集居住与观赏为一体的建筑,能让人生活在一个再创造的自然环境中。为了创造出模拟自然的意境,所以江南园林非常注重分割和布局,创造多种空间环境及浓郁的艺术气息。例如,位于苏州的网师园,占地仅5400平米,却形成了一组组层次丰富,错落相连,有节奏、有色彩、有对比的空间,是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明轩”的建筑设计蓝本。

  园林的产生,从一开始就源自道家的出世思想(道家出世思想是指一种超凡脱俗,回归自然的思想),在此后的发展中,它们的建造者、拥有者也的确常常是退休官员、躲避官场的才子或是回避尘嚣的巨商。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3210542184@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