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城镇规划 > 城市人文

深爱北京城的梁思成

非常设计师网网友2014-09-02 15:10:05

声明:本文由非常设计师网网友上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设计师网:010-85871002
人们经常以无比钦佩的心情提及梁思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保护日本古都奈良和京都所做出的努力。而这对于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来说的确是难以想象的举动。林徽因的弟弟是中国空军的飞行员,在一次与日机格斗中为国捐躯。

 

 长安街(右为北京饭店)

    盖茅草房的梁思成

    以下这段逸闻是笔者偶然在翻阅《西南联大纪实》时读到的:

    1938年4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三校师生经过长途跋涉抵达昆明,创建了西南联合大学,由梅贻琦任校长。梅贻琦请梁思成夫妇设计西南联大的校园,二人欣然受命。一个月后,第一套设计方案跃然纸上。但是这个方案很快被否决,原因很简单:经费短缺。

    在此后的两个月里,梁思成夫妇二人又把设计方案更改了多次:高楼变成了矮楼,矮楼变成了平房,砖墙变成了土墙。几乎每改一稿,林徽因都要落一次泪。当他们交出最后一套设计方案时,建设长黄钰生无奈地告诉他们:经校委会研究,除了图书馆的屋顶可以使用青瓦,部分教师和校长办公室可以使用铁皮屋顶之外,其他建筑一律以茅草覆顶,土坯墙改为黏土打垒,砖头和木料使用再削减二分之一,希望梁思成再作一次调整。

    闻听此言,梁思成忍无可忍,冲入校长梅贻琦的办公室,把设计图砸在他的办公桌上,痛心地喊道:“改!改!改!你还要我怎么改?”梅贻琦望着眼前这位激动的学者,呆呆地愣了半天,说不出话来。面对此景,梁思成喃喃自语道:“茅草房?这不是每一个中国农民都会盖的吗?要我梁思成干什么啊?”“我……已经修改到第五稿了,从高楼到矮楼,从矮楼到平房,现在又要我去盖茅草房。茅草房就茅草房吧,你们知不知道农民盖一幢茅草房要多少木料?而你给的木料连盖一幢标准的茅草房都不够!”

    听了梁思成的话,梅贻琦叹了口气,声音颤抖地对梁思成说:“正因为如此,才需要土木工程系的老师们对木材的用量严格计算啊。你想想,没有这些茅草房,学生就要在露天上课,风吹,日晒,雨淋。大家都在共赴国难,以你的大度,请再最后谅解我们一次。等抗战胜利回到北平,我一定请你来建一个世界一流的清华园,算是我还给你的谢意,行吗?”梅贻琦的声音不大,却有些颤,梁思成听着,心又一次软了。那天,他流下了眼泪,哭得像一个受伤的孩子……

    深爱北京城的梁思成

    人们经常以无比钦佩的心情提及梁思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保护日本古都奈良和京都所做出的努力。而这对于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来说的确是难以想象的举动。林徽因的弟弟是中国空军的飞行员,在一次与日机格斗中为国捐躯。身处国恨家仇之中的梁思成仍然以“一个冷静的历史主义者,一个立足于人类而拥抱文化的‘世界主义者’”作出了这一令侵略者汗颜的举动,致信美国军方,希望他们能够为全人类留下这两座古城。日本古建筑学者福山敏男先生这样说:“梁思成先生是我们日本的大恩人,是他在二次大战中向美国提出了保护奈良和京都的建议,我们的古都才得以免遭滥炸而保存下来。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

    一向与梁思成交好的沈从文曾在1948年写过一篇《苏格拉底谈北平所需》,假借“苏格拉底”之口诉说自己对北平未来发展的设想。“苏格拉底”认为,像北平这样一座历史古都,最好由一位“治哲学、懂美术、爱音乐之全能市长”治理,而古建筑专家、联合国大厦建筑设计委员之一梁思成如若能够出任副市长,则“实为中国一大光荣事”。

    1949年北平解放前夕,曾有解放军代表来到思成先生的住处,请他在军用地图上标注出北平著名古建筑的位置,并请他用最短的时间编写一份全国文物建筑的简目。那位解放军代表临走前对梁思成说的话对他的震动很大:“请您放心,为了保护我们民族的文物古迹,就是流血牺牲也在所不惜。”而这,正是他对共产党最初的认识。

    新中国成立前后,梁思成被聘为“北平都市计划委员会”委员。此时的他很想“尽其绵力,为建设北平而服务”。1950年,梁思成急切地将对北京城未来的完美构想写成《关于北京城墙废存问题的讨论》一文。

    在梁思成心中,北京城是他的珍宝:“北京城的‘历史文物建筑’无疑比中国乃至全世界任何一个城市都多。它的整体的城市格式和散布在全城的大量的文物建筑群就是北京的历史艺术价值的体现。它们是构成北京城市格式整体的一部分。他完整地体现了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是一个封建社会的大陈列馆。”思成先生晚年的伴侣林洙曾经回忆起听梁公讲授“元、明、清的首都——北京”这一课:

    “他富有感情且略带诗意地介绍北京四周雄壮的城墙”,“似乎是在向我们展示世界上最美最珍贵的宝物”;他又强调北京城市的格式——中轴线的特征,说这是“全世界最大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北京的土地使用及交通系统的规划上,也是任何一个中世纪的城市所没有的。

    北京是在全盘的处理上完整地表现出伟大的中华民族建筑的传统手法和在都市计划方面的智慧与气魄。

    梁思成曾经用诗一般的语言向周总理谈起北京的城墙,在他的语言中,这座古老的城墙无疑是具有永恒的生命的。

    “环绕北京的城墙,是一件气魄雄伟、精神壮丽的杰作。它不只是为防御而叠积的砖堆,它磊拓嵯峨,是一圈对于北京形体的壮丽有莫大关系的古代工程。无论是它壮硕的品质,同北京人民同甘共苦的象征意味,总都要引起后人复杂的情感。”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3210542184@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