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建筑设计

【设计教育】古代建筑中的防火灭火智慧

非常设计师网网友2015-01-05 14:27:38

声明:本文由非常设计师网网友上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设计师网:010-85871002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非常注意防火、治火,这在我国古代建筑的设计建造中得到集中体现。他们在长期与火抗争的过程中,以自己的智慧总结出具有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的防火、灭火理念。

  三、古代建筑消防相关部件

  除了这些实用的消防设计,我国古建筑中还有一些意向型的消防建筑设计,体现了古人避免火灾的愿景。

  吻兽

  吻兽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脊兽,通常指正吻,又称大吻、吞脊兽,位于房屋正脊两端,也可用于墙脊上。吻兽还包括合角吻,位于围脊四角,由两个正吻组成,直角相接、单面向外。正吻通常为龙型,兽头朝内张口衔脊,背部有钉子和屋脊相连。正吻位于正脊两端和垂脊的交汇点,正是防水的最薄弱环节,因此其作用是加固正脊,防止渗漏。此外,这种设计还具有避雷功能,比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的年代要早得多。

  正吻主要用于高等级殿堂,如宫殿、坛庙等。等级较低的房屋正脊两端则用望兽,并不向内衔脊,而是向外张望,常用于城墙上的城楼、铺房。吻兽起初并非龙型,仅是由瓦当头堆砌而成的简单翘突,后逐渐形成动物形状,有凤凰、朱雀、孔雀等鸟形以及鱼龙形。

  至唐朝中叶和末期,吻兽下部是张口衔脊的兽头,上部则仍与鸱吻相似。到了宋朝以后,此种图案逐渐增多。金国出现龙行吻,龙头吞脊,龙尾向内卷曲,称“龙吻”。元朝时,尾部逐渐改为向外卷曲,背部出现剑柄。据《营造法式》记载,正脊两头还垂有五尺长的铁索,即“索吻”。根据中国古代传说鸱吻是龙生九子的九子之一,善贮水,将它的形象设于房屋之上,既是一种寓意,更是一种人的惧怕火灾﹑渴望水源的理想,这种寓意于形的建筑设施,极具中国特色。

  藻井

  一些殿堂、楼阁内天花板的正中,有像倒扣的斗或平底碗似的,在交错重迭的长短梁椽之上,构成方形、多边形或圆形的凹面,并在它的平面(即底)和边框上,或精雕,或细镂,或彩绘着各式图案花纹,其中又多系藻类的形象,这就是藻井。

  藻井的这种装饰,其含义与象征和消防有关。《史记·天官书》中注有:“东井八星主水衡。”东井即井宿,星官名,二十八宿中之一宿,有星八颗,古人认为是主水的。在殿堂、楼阁最高处作井,同时装饰以荷、菱、藕等藻类水生植物,都是希望能借以压伏火魔的作祟。

   【编者语】:哈尔滨一场大火夺取了五个年轻消防战士的生命,我们在悼念这五位年轻英雄的同时,应该反思今天的社会在城市建设,住房建设等方面缺失了什么。我们的先人,他们在技术条件、知识经验上都远远比不上今天,但是他们真正从人的居住环境出发,以有限的居住条件,用自己无穷的智慧去保障生者的舒适与安心。    在今天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习惯于一切从经济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建筑物要么就是强调收回成本,拥挤不堪,要么就是把一切建筑建得高大上,不震撼眼球绝不罢休。“乱花渐欲迷人眼”,是时候回归建筑的本质,真正从人的角度出发,去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空间,保障每一个人:老幼、青状年;女人、男人;穷人、富人的生活的自由和尊严。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3210542184@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